防疫不出門,你和孩子是相看兩不厭還是無言以對?(觀察篇)

現在因受到新冠狀病毒(COVID-19)的影響,許多家長為了防疫,減少孩子外出及補習的時間,而有些人也疫情影響,改成在家工作或留職停薪,然而長時間的相處,意味著產生摩擦或衝突的機會也會更加頻繁,關心的太少或太多,都會讓孩子有被疏忽或干擾的負面情緒。然而親子間的「親子社交距離」到底要如何保持,才能讓彼此感到被關心,但又不受干擾呢?

看完後可以點右方連結,來看看如何改善親子關係:防疫不出門,你和孩子是相看兩不厭還是無言以對?(解答篇)

親子關係的三種型態

如果整天都待在同一個空間,就會因為相處時間長,而產生更多的摩擦,父母不是萬能的,難免會有對孩子產生誤解的時候,或是關心的方式會不小心傷到孩子,而根據研究,親子間的距離,最常見的型態有三種,分別是「親密」、「和平」、「侵犯」,然而這三種對孩子而言,通常都反映著他們內心相對應的感受。想要讓親自關係更靠近,必須了解孩子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。

「親密」的親子關係:

關係親密的家庭中,孩子的心理感受是「認同感」,這樣的關係中,孩子也容易對父母產生更多崇拜、效仿的行為,通常這樣的關係中,孩子會時常主動分享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看法,也會充分表現出自己的情感,比如擁抱,撒嬌。而要建立這樣的關係,不一定要緊密的照顧,適時給予自主空間,讓他們成長也是很重要的。

「和平」的親子關係:

關係和平的家庭中,孩子的心理感受是「壓抑感」,因為這特別容易被忽視,所以是最危險的一種關係,通常代表著孩子與你之間,心靈上的連結很薄弱,也就是俗稱的「表面的和平」,孩子可能為了維持這個和平,不太分享自己的心情跟想法,交談也僅止於課業、家事或行蹤。通常會這樣是因為家長過度展現權威,認為自己能幫孩子做最好的決定,讓孩子一再地失去決定權,最後放棄並配合,若想改善這樣的問題,建議要多認同孩子的感受,及尊重他們的決定,你的「最好」不見得是孩子想要的。

「侵犯」的親子關係:

當孩子的心靈空間真實空間不斷被家長侵犯,心裡就會產生「否定感」,認為自己的隱私、想法、行為,被問到沒有隱私,而且還遭到指責,孩子會漸漸會認為自主權受到嚴重的剝奪與質疑,像是常見的情緒勒索,或是控制慾太強,甚至有時父母只是過度擔憂,都可能讓孩子產生這樣的感受,如果希望能改善這樣的關係,最好試著對孩子的想法與行為給予多一點的尊重。

親子關係也會影響夫妻關係

一個家是否能圓滿,親子關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,若親子關係緊密,夫妻自然也會對這個家產生更多的幸福感,反之如果家裡總是烏煙瘴氣,也很容易影響到夫妻間的關係;將來若不幸碰到離婚搶監護權,孩子的意願、親子相處狀態,往往會比經濟能力更受法官重視。


若您有感情上的煩惱,或想知道自己家庭是甚麼狀態,是否要注意甚麼,可以透過電話像我們心理師諮詢,我們的諮詢服務完全免費,您可以放心!

延伸閱讀:防疫期間引發婚姻危機的三大因素
延伸閱讀:5種比遠距來還容易破壞感情的行為,來看看你中了哪幾個!
延伸閱讀:「模範夫妻」保險套放到過期,最後選擇離婚。

你可能還會想看